机海茫茫无涯,文字千篇一律.模范评测,非模范标杆产品不评.立客观事实,写主观评价,做消费决策.
凭借多项硬件升级和悄然上架的「惊喜效应」,2018 款 MacBook Pro 在短时间内成为了近期科技圈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就在近日,爱范儿时间到 Apple Store 采购了这款新电脑.
那么,这款电脑体验如何?对比旧款升级了哪些地方?老用户又有没有必要去升级?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从我们这次收到的真机和 iFixit 的拆解图看,苹果对新 MacBook Pro 进行了由内而外的升级,其中包括了新处理器、新键盘还有更顺眼的新屏幕.
在文章开始前,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导读,看看新 MacBook Pro 这次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更强劲的英特尔 8 代处理器 & 苹果 T2 协处理器
支持 2TB(13 英寸) 及 4TB(15 英寸) SSD 扩容方案
更持久的 58 wh / 6 芯电池
敲打更舒适的第三代蝶式键盘
看着更舒服的「原彩显示」的显示屏
更好的扬声器
更方便维修的拼装方案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外观
虽然苹果这次对 2018 款 MacBook Pro 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但这些升级并不包括电脑外观.
因此我们把苹果 2016 年后的三款 MacBook Pro 放在一起,都没看出外观有任何区别.还是那个熟悉的灰银配色、熟悉的 Touch Bar、熟悉的大触摸板,还有那熟悉但又不会发光的苹果 Logo.
新键盘比过去爽太多了
在本周的早些时候 iFixit 对新 MacBook Pro 进行了拆解,让他们惊喜的,是新电脑所配备的第三代蝶式键盘.
虽然这次苹果并没有对蝶式键盘进行结构上的大改,但仍然给键帽和底座之间加入了一层有机硅薄膜,目的是为了带来防尘和降噪的效果.
实际上,苹果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较早前,苹果承认在 MacBook 和 MacBook Pro 两款电脑上所采用的蝶式键盘存在设计缺陷,在灰尘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蝶式键盘会因此而失灵.
▲ 图片来自:iFixit
不知是因为这件事而导致新 MacBook Pro 火速上架,还是一个单纯的巧合.就在苹果这份公告发出后不久,配备第 3 代蝶式键盘的新 MacBook Pro 突然上架,给大家来了个措手不及的同时,也完美解决了饱受诟病的「键盘进灰 Bug」.
那么这层硅胶膜是真的有效吗?iFixit 在拆机之后做了一次测试.
在测试中,iFixit 拆开了新 MacBook Pro 的几个键帽,并将荧光粉末吹到键盘上.之后他们用荧光灯照射了这些荧光粉,发现这些荧光粉都落在了底座的四周,并没有入侵到键盘内部.显然这层硅胶膜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了.
其实除了防尘,苹果也对新 MacBook Pro 的键帽字体进行了重新设计.
对比 2017 款 MacBook Pro 后,我们发现 2018 款在 Option、Enter 等键帽中采用了不同的字体印刷.
苹果为什么要更换键盘上的字体,我们不知道.但根据网友 @肉呆大魔王 的猜测——苹果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方便在维修不能开机的电脑时,苹果的天才们能快速辨别机型且避免拿错替换零件的情况.
虽然只是个猜测,但肉呆的观点其实也并非毫无道理.
虽然苹果表示将会免费为初代、第二代蝶式键盘的受影响用户进行部件更换.但在近发布的公告中,他们明确表示了第三代蝶式键盘仅适用了于新 MacBook Pro,而旧款仍然是更换为原来型号的替换件,并非是改良后的新键盘.
▲ 左边为 2018 款,右边为 2017 款
当然,更换字体这事对于用户而言并不会有任何影响,所以苹果也未曾对外提到过这点,我们大概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变化就好了.
有了这一层硅胶薄膜,新键盘能带来更低的打字噪音,苹果也将其定义为新键盘的卖点之一.
但实际上,经过几款设备的对比,新键盘的敲击声只是比 2017 款要稍微更低沉一些而已,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降噪效果.
四款 MacBook 键盘声对比:
00:39
▲ 注:由于测试环境因素及电脑装配工艺可能存在差别,录音素材仅供参考;细节差别请戴上耳机收听.
不过可以赞一个的是,虽然键盘的噪音控制并不算明显,但得益于新加入的硅胶薄膜,2017 款那干涩的打字手感在 2018 款上得到了改善.
通俗地讲,新键盘的手感更「柔」了,即便是长时间打字也感觉很爽.
4 个雷雳 3 接口的无限可能
除了 15 英寸版能上到夸张的英特尔 i9 处理器和 4TB 的 SSD 以外,在 8 代处理器的支持下,苹果也在新 MacBook Pro 13 英寸款上补全了在 2017 款上只有 2 个全速雷雳 3 接口的遗憾,带来了 4 个全速传输、速度 40Gb/s 的雷雳 3 接口.
4 个雷雳 3 接口能帮我们干嘛?这和之前的体验有差别吗?
有,而且差别很大.
之前我用非 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去连接 5K 显示器做测试,但当我连接上了之后,我的电脑就不能支持外设硬盘的告诉传输了.我得需要先把硬盘内容导入到电脑内,才能在外置显示器上输出.
现在新 MacBook Pro 多了两个全速的雷雳 3 ,我不但可以用任意一个接口来完成电脑到外接高速磁盘的数据传输,而且同时也可以用这些接口来进行 5K 分辨率的画面输出.
甚至乎,我能同时输出两个 5K 画面到两个显示器里,实现出 5K 分辨率的联屏.
MacBook 也能用上「嘿,Siri」了
早在 2016 年发布的 MacBook Pro 上,苹果首度加入了整合 Secure Enclave 模块的 T1 协处理器,并且将其作为 Touch ID 指纹数据的专用存储芯片.而在 2018 款的新 MacBook Pro 上,苹果将 iMac Pro 的 T2 协处理器「塞」进了这款笔记本电脑当中.
▲图片来自:iFixit
和 T1 的任务一样,T2 协处理器的作用主要是协调管理 & 存储加密.
简单来讲,T2 的角色就是主处理器的一个帮手,它可以与系统的各个管理控制器进行整合管理,从而无需通过主处理器去进行资源调度、加密存储内容.
而在 T2 协处理器的支持下,Siri 在 macOS 上也不再鸡肋了.在双手忙着码字时,我们同样也可以像 iPhone 一样通过「嘿,Siri」来唤出 Siri 助手.
嘿,Siri 帮我打开爱范儿主页吧.
有利也有弊的新屏幕
苹果这次虽然没有对新 MacBook Pro 的屏幕做出硬件上的升级,但仍然在屏幕功能上加入了原彩显示(True Tone Display)进行了体验上的补充.
在屏幕上方的 FaceTime HD 摄像头旁边,是环境光传感器,它是专门为「原彩显示」功能而加入的一个感应元件.
「原彩显示」这个功能相信大家也对它并不陌生,早在之前的 iPad Pro 和 iPhone 上我们就已经接触过这个功能.
相比与同为屏幕调节用的 Night Shift,原彩显示在日常使用时能自动根据场景来进行冷暖色温调节,以到达到当前场景下的观看效果,这跟需要定时或手动开启的 Night Shift 还是有区别的.
有意思的是,「原彩显示」功能是可以输出到外接显示器上的,MacBook Pro 会根据当前环境对外接显示外面进行自动调节,但前提是你的 MacBook Pro 不能合盖使用.
否则,你的外接显示器就不能支持「原彩显示」了.
不过,「原彩显示」的出发点虽然是好,但我终还是选择把它关闭.
原因很简单,因为 MacBook Pro 是我的工作用机,虽然我在写稿时很享受原彩显示带来的暖色效果,但我的工作还需要后期处理图片,屏幕显示色彩肯定是越还原越好.
因此,当我在光线不理想的环境下处理图片时,「原彩显示」会自动将屏幕调成偏黄的暖色温,这样对我来说显然会对图片的终效果造成偏差.
所以我干脆把「原彩显示」关闭,仅打开了定时开启的 Night Shift 在夜间用着就够了.
大家关心的性能 & 散热
这次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在性能上的提升就是 CPU 部分的改进,正好我们几位同事手头上还有其它几款 MacBook Pro,包括 2017 年的 13 英寸和 15 英寸款、以及 2016 年的 13 英寸款,均为带 Touch Bar 的顶配版本.
所以,这次我们也拿来做一次对比测试,下面也会为大家提供几组参考数据.
从核心的处理器来看,13 英寸 MacBook Pro 搭载的是第 8 代 Intel i5-8259U 处理器,由于核心数从去年的 2 个提升到了 4 个,理论性能基本可以达到 2017 年的 15 英寸标准版的水准.这意味着就算是使